第50章 镇抚鲁阳3

而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w.com,最快更新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最新章节!

    秦汉以后,万户以上的一县长官称之为县令,万户以下的一县长官称之为县长。

    而卖官鬻爵涉及到的买官钱,根据官职大小,甚至买官之人的家资丰厚与否,都会有所出入。

    当然这个出入是只能多不能少的,毕竟视财如命的皇帝刘宏母子以及一众阉宦,可都是不做赔本买卖的人。

    比方说现今的大司农曹操之父曹嵩,曹嵩当大司农就花了一千万钱,毕竟大司农可是管国家财政的,自然油水丰厚。

    后面几年大司农曹嵩也会利用职务之便,疯狂聚敛钱财,直至富可敌国。

    甚至到后来大司农曹嵩为了当上太尉,过一把三公的瘾,就足足花了一亿钱。

    而刘表为樊杰求取鲁阳县令一职,若是功成,按照惯例,自然也是少不了缴纳买官钱的。

    而这次县令之职的买官钱也正好就是五百万钱,刘表本打算从此次战场缴获中,给樊杰出了这一笔买官钱的,谁知樊杰却颇为自觉的补上了。

    刘表看着这两名妙龄少女及一众财货,心中不禁嘀咕,这可真是财色双收啊。

    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行贿受贿了。不过这毕竟是在东汉这个年代,这些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情往来了。

    刘表看着眼前这大半间屋子的财货,思索片刻随即开口言道。

    “你们俩且先退下,门前侍卫传伊籍、陈群、刘璋前来。”

    两名妙龄侍女躬身退去,门前一名侍卫也依言传达军令,召集伊籍、陈群、刘璋三人前来。

    不一会儿,伊籍、陈群、刘璋三人来到堂前,躬身拜道。

    “伊籍、陈群、刘璋拜见主公。”

    刘表点头示意众人起身,随即将手中名册递与伊籍一看,随后对几人说道。

    “文长、季玉,汝二人率越骑营将士,押送三十箱金银财宝返回洛阳,上呈此战的缴获。”

    “机伯自这些五铢钱中,取用赏赐将士。除之前所言,厚恤战死者万钱,伤者五百钱之外。”

    “所有战兵加赐两百钱,辅兵加赐一百钱,归入辅兵营的黄巾降卒也一视同仁。”

    几人闻言,尽皆拱手称诺。

    不同之处在于,陈群、刘璋二人毕竟年轻,闻言自是欣喜异常。

    先前负责辅兵营押送粮草辎重,可谓平平无奇,也没有什么惊险刺激之事。

    现今率领越骑营骑兵押送缴获,也算是独当一面了,不但刺激,还倍有面子啊。

    主簿伊籍却是暗自衡量,或许主公刘表亲临校场封赏将士,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是故拱手拜道。

    “午后军中将士已将此战阵亡者掩埋完毕,还请主公亲临校场封赏军中将士。”

    刘表闻言,点头应诺。

    随后三人躬身告退,不一会儿便有越骑营将士前来厅堂,将三十箱金银财宝抬出县衙,装车待发。

    而于禁也召集军中将士齐聚校场之上,不多时又有士卒抬着一箱箱的五铢钱来到校场。

    一众将士看着那一箱箱五铢钱,瞬间兴奋起来,同时主簿伊籍也自宣扬主公刘表封赏诸将士之事。

    此言一出,自引得诸将士欢呼雀跃。此时的人们参军入伍,不就是求的斩获战功、升官发财么。

    与此同时,刘表在一众步兵营甲士的侍卫下,来到校场点将台上。

    于禁、伊籍、樊忠等人见此,自是领一众将士拜道。

    “拜见主公,恭贺主公首战告捷。”

    刘表见数千拜伏的战兵、辅兵,也是热血澎湃。随即走向台前,双手微抬,示意众人起身,随后开口言道。

    “此战诸将士之功也,今日于此封赏有功之士,望诸位奋勇杀敌,多建功业。”

    随后刘表令伊籍等人则按战功,伤亡等情况,封赏一众将士。

    随后战兵以及辅兵的屯长(百人将)、曲侯(五百主)等将官,抬着一箱箱五铢钱,回到各营。

    又一一细发到每名士卒手中,就连刚刚加入辅兵营的黄巾降卒也都人人有份。

    此时刚刚加入辅兵营的黄巾降卒则更是感激涕零了,投降之后尚在担心有无性命之忧。

    而在加入辅兵营之后,也还在担心会不会被区别对待,甚至当成奴隶或者炮灰一般驱使。

    而此刻当一贯五铢钱的封赏下发之时,众人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看着手头的一百钱,很多刚加入辅兵营的黄巾降卒想起过往种种,有不少人却已然泪流满面。

    众人为何会加入黄巾军,还不是因为官府横征暴敛,地方上的世家、豪强又大肆欺压,以致于大家都活不下去了,才会铤而走险么。

    而这一百钱,它可以购买到一石(现在的六十斤)的粮食。

    这足够一家三口数月之用了,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收成不好。

    普通人家可不敢奢侈的煮白米饭,一般都是合着五谷杂粮以及野菜等一起炖煮食用。

    所以这一百钱换来的粮食,对于很多连饭都吃不上的人来说,那可真是救命的粮食啊。

    很多黄巾降卒的家人,就是因为天灾人祸、官府横征暴敛以及世家、豪强欺压,冻饿而死。

    是故此刻众人看着手中的那一百钱,才会这般百感交集。

    要是所有官长都如刘表这般体恤下属,真正的把他们当个人看,众人也不至于从贼了。

    一众辅兵营的黄巾降卒,见刘表一来没有斩杀他们,谋求军功。

    二来不但给他们饭吃,同时还给他们一条杀敌立功的晋身之路。

    三来更不因他们是黄巾降卒,有所轻视,而是对他们一视同仁,一样发给一百钱的封赏。

    一众黄巾降卒在刘表这里感受到了久违的为人的尊严,是故对刘表更是心怀感激,此刻才算是真正的将士归心了。

    待封赏全部下发之后,刘表再度来到台前。

    “我等当秣兵厉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就在当下,为大汉贺。”

    台下一众将士在伊籍、于禁等人的示意下,躬身拜道。

    “谢主公恩义,为主公贺,为大汉贺。”

    辅兵营的黄巾降卒们,则是个个声嘶力竭的呼喊道。

    “谢主公恩义,愿为主公效死,为主公贺,为主公贺。”

    刘表无疑给了一众黄巾降卒新生,而相对于视民如草芥的大汉朝廷以及世家、豪强,黄巾降卒自然只愿意效忠于刘表,而不知朝廷为何物。

    封赏即罢,陈群、刘璋领着越骑营一众骑兵,驱使着六驾马车,押送着三十箱金银财宝向洛阳赶去。

    刘表、伊籍、于禁,见辅兵营将士及一众黄巾降卒士气高涨,也就顺势开始整训士卒,在收将士之心的同时,也为后续扩军奠定基础。

    刘表等人在校场忙活暂且不言,目光回到之前刚从县衙出来的一众鲁阳豪族族长这边。

    “李兄,我等应该不会再被追究之前的从贼之事了吧?”

    张姓族长张山稍有些忐忑的开口问道。

    “这是自然,城门之处,刘公就已称我等为义士,显然刘公并不在乎之前的旁枝末节。”

    “其次,我等又献赎罪钱,同时樊兄已升任县令之职,有他周旋,料来定然无事的。”

    李姓族长李阳颇为自信的开口言道,众人闻言也都点头称是。

    张姓族长张山还是稍稍皱眉,只是小声的嘟囔了那么一句。

    “朝廷官长哪有什么信义可言,说不得正怎么琢磨,将我等敲骨吸髓呢。”

    当然张山只是自言自语,再加之声音太小,旁人也未听得。

    这时李姓族长李阳又开口说道。

    “左右无事,不如到我府上一叙如何,说不得待会儿樊兄也会过来。”

    众人也知李氏与樊氏更为亲近,要不然之前也不会在李氏府邸召集众人了。此刻众人闻言,自是齐声应诺。

    张姓族长张山见此,也只得一同前往,毕竟众人都去,自己一人不去,岂不是自绝于人前。

    只是张山暗自心想,只怕这李姓族长李阳,早已跟樊氏樊杰勾结在一块儿了。

    此番樊杰做了这鲁阳县令,李阳定然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日后这鲁阳县,说不得就是他们的天下了,自己家族得夹紧尾巴过日子了,要不然说不得就能领会啥叫破家的县令了。

    张山缘何会如此做想,只因几家之间颇有些矛盾罢了。

    众人来到李姓族长李阳府邸不过片刻,樊氏樊杰便即赶到。

    李姓族长李阳让过主位,樊杰安坐之后,众人尽皆躬身行礼。

    “见过县令大人。”

    张氏族长张山也自躬身下拜,毕竟他也知何为“识时务者为俊杰”。

    “诸位,我等都是老相识了,无需多礼,且先入座吧。”

    见众人躬身下拜,樊杰也是有些激动。不过片刻之后,樊杰便平复心情,随即谦逊的回道。

    众人尽皆坐定,樊杰环视众人,开口言道。

    “刘公已委任樊某为鲁阳县令,县中政务皆可自决,现今有县丞、县尉等佐官属吏,不知诸位可有意为之。”

    众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若为朝廷官员,不管是对于自身还是家族发展都是好事,众人又岂能不眼热。

    众人原本以为樊杰只会分润少许好处出来,不想却是这般大度。

    不过众人到底还是有些理智,也不敢大声争抢,而是齐齐对樊杰拜道。

    “一切皆由县令大人决断。”

    樊杰闻言点点头,随即一一扫视众人,而当樊杰的目光,看向自己时,众人无不挺直了腰板,就差毛遂自荐了。

    樊杰扫视一圈,随即开口言道。

    “吾意以李氏李阳为县尉,掌治安捕盗之事。以张氏张山为县丞,掌文书仓储等事。”

    张氏张山闻言,颇有些不可置信。

    自己和李氏李阳家族都是土生土长的鲁阳人,后来樊杰所在的樊氏这一支从湖阳县迁徙到鲁阳县来。

    樊氏经过几代人的发展,甚至比自己家族更为强盛,成为鲁阳当之无愧的魁首。

    而在樊氏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李氏采取交好的方式,是故才有樊杰、李阳召集众人之事。

    而自己家族采取的则是敌对的方式,毕竟樊氏要发展,少不了侵害其他家族的利益,而自己家族却是利益受损最大的。

    因此樊氏与张氏两家在这几十年摩擦不断,这也是张山此前一直忐忑不安的缘由。

    张山料想樊杰对自己也定当是敌视的,不对自己家族赶尽杀绝就已经不错了,谁知他竟然愿意将县丞这等重职交托于自己。

    是以张山意外之余,只觉鼻子有些酸酸的,原来一直都是自己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张山再度看向端坐的樊杰,那看向自己的坚定而真诚的眼神,张山又觉鼻子一酸,随后与李氏李阳一同拜倒。

    “愿尊樊县令之命,领受县丞、县尉之职,此后定当忠于职守,安抚庶民,以报樊公恩义。”

    樊杰见此自是开怀,随即上前扶起二人,众人见此也是一阵恭贺。

    这时心怀大快的樊杰,看向其他略有失落的豪族族长,开口言道。

    “我汉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而乡中有官长三人,分别是三老、蔷夫、游缴。”

    “其中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政务,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掌管一乡治安。”

    “再其次,乡里还有亭长、里长,诸位及亲近故旧有意这些职位的,皆可向樊某自荐。”

    其余豪族族长闻言,自是一喜,虽然无缘县丞、县尉之职,但剩下的这些官职也都是一块块肥肉啊。

    随后众人各自荐言,所处乡里以及想要接任的官职。

    樊杰也自是一一应允,随后众人又唤来鲁阳地界颇有实力的几家亲近的家族族长,凑足三乡长官。

    见县中佐官属吏,已然齐备,樊杰又自开口言道。

    “刘公委我鲁阳县令一职,只求地方安稳百姓不至于从贼以及粮草通道安全。”

    “为此,樊某有两点想法,其一鲁阳地界租税不得高于六成,使百姓至少不至于衣食无着,从而从贼。”

    “其二刘公虽未让我等供应粮草,但我等若是有余力者,可押解粮草至鲁阳城,樊某也定当奏闻诸位之功绩。”

    众人闻言自是拱手称诺,毕竟做了朝廷官吏,有了诸多便利,区区租税及粮草,着实不值一提了。

    随后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竟然又凑出了三千石粮草。

    樊杰见此自是大喜,随后领一行十余人来到校场之上,齐齐拜见刘表。

    刘表见樊杰半日不到,就已完善府衙建制。又闻知鲁阳地界租税已降至五成或是六成,此外更筹集了三千石粮草。

    刘表对樊杰的能力也是更为认可,面对前来拜见的众人,刘表既为樊杰撑腰,也是有心敲打敲打这些豪族族长,随即开口言道。

    “刘某既然已经应允樊县令可自决县中诸事,那刘某就绝不会再行插手。”

    “而樊县令举荐诸位,自然对诸位信赖有加,也望诸位莫负了樊县令的信任才是。”

    “此后诸位当尽忠职守,切莫三心二意,否则莫怪刘某勿谓言之不预也。”

    众人闻言,齐齐拜倒。

    “定不负刘公、樊公所托。”

    而校场之上辅兵营操练的黄巾降卒们,见得以往作威作福的鲁阳豪族族长们跪伏在主公刘表面前。

    更是确认自己投效刘表的正确性,操练得也更加用心,只盼自己日后也能为主公出一份力,以便让更多的贫苦百姓都能享受到主公刘表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