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贾元春诗里暗传情(薛蟠)

我不会接化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w.com,最快更新红楼之诗剑双绝最新章节!

    “所以,皇上命你调查贾家的罪证,还让你每三个月汇报一次?”贾元春笑道。

    薛蟠心想皇帝老儿这是明摆着要搞你贾家,不知道你有什么可高兴的。他皱着眉头问道:“姐姐好像不担心?”

    “这是好事。”贾元春似乎笑得很开心,“皇上想要针对贾家,我早就有预料,不足为怪。他这次命你做这些事,一来说明几年之内贾家无恙,二来他日后会通过弟弟你来了解贾家的罪证,其中咱们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姐姐的意思是,挑一些无关紧要的罪过告诉那皇帝老儿?”薛蟠还是皱着眉头,“我看那皇帝虽然说是只要收回贾家的爵位,但心里并不一定满足于此。我若是阳奉阴违,他难道不会找其他人去搜罗罪证?别人可没有我这么好说话,到时候罗织起来罪名,反而祸事更大了。”

    “姐姐不是要你阳奉阴违。”贾元春笑道,“只是咱们姐弟两个,可以挑一些对咱们有利的上报。姐姐听说,这贾家做的丑事,大部分都要出在东府西府两位袭爵位的老爷身上呢。”

    薛蟠听了这话,心说你也是够狠的。现在宁国府袭爵位的是你堂兄贾珍,荣国府袭爵位的是你大伯贾赦。这两位都是以荒唐好色出名,巧取豪夺的事情在外面也没少干。合着你的意思是,把这两位推出去顶包,从而保住你爹娘和弟弟?

    薛蟠迟疑地看着贾元春,没有说话。贾元春似乎被薛蟠看得有点不好意思,轻声解释道:“我知道我爹爹,他为人最是方正,就算你要找他的错处也是很难。但那两位袭爵位的老爷,在外面干的丑事可是一抓一大把。弟弟你就挑几件恶劣的报给皇上,只要不是谋反大罪,都没有拿我爹娘一起问罪的道理。”

    薛蟠心想如此你爹娘倒是没罪,不过你爹贾政的官却是要丢了。至于这两位老爷,爵位肯定是没了,说不定还要下狱,甚至问斩。皇帝老儿做到这步,应该也能满意了吧。

    贾元春看薛蟠还是不说话,又道:“弟弟,你娘跟我娘是同胞姐妹,想必你也不忍心看着我娘受苦。现在皇上对贾家恨意深重,只有让他消了气,我们贾家才能保全香火。姐姐求你,帮姐姐这一次吧。”说完,就站起身来,对薛蟠行了一礼。

    “姐姐不必如此。”薛蟠叹道,“我当然知道亲疏之分。我答应你。”

    薛蟠看着笑着坐下的贾元春,又道:“上次你托我告诉你爹爹在祖坟置办产业的话,我也跟他说了,只是他虽然口中答应,却未必放在了心上。”

    “弟弟告诉了他就好。我爹爹虽为人方正忠厚,却没有决断之能,他按不按咱们说的去做也不好说。其实贾家产业什么的,姐姐都不太在意。只要爹娘和弟弟能平安,我就心满意足了。”

    “姨爹,姨妈,还有我那宝兄弟。”薛蟠道,“上次听姐姐说,你小时候由贾家老祖母养大,怎么姐姐似乎不关心她的安危?”

    “如何能不关心。”贾元春叹道,“只是祖母年事已高,又有诰命,只要不是贾家谋反,皇上为了面子也不会对她太过为难,相比爹娘弟弟,她却是安全得多。但有一节,祖母毕竟是从贾家辉煌时过来的,若是见了贾家落难,纵然自身不被为难,心里想必也不会好受。只希望爹娘到时能多劝劝祖母,让她看得开一点。”

    “我见过老祖宗,她是个最豁达的,心思又善良,定能看得开的。”薛蟠安慰道。

    “承弟弟吉言。”贾元春道,“皇上既然让你三个月汇报一次,不如弟弟在每次汇报前先来我这里,咱们一起商议如何?”

    “没问题。”薛蟠道,“这本就是贾家的事,原该和姐姐商议。”

    “好啦,正事说完了。”贾元春笑道,“现在时间还早,再陪姐姐坐一会儿吧。”

    薛蟠听了贾元春这话,心里暗喜,连忙答应。

    两人说说笑笑聊了一会,薛蟠问道:“姐姐平时在宫里,有什么喜欢做的事吗?我也可以陪姐姐一起玩的。”

    贾元春笑道:“姐姐也没什么爱好,无非是弹弹琴,看看书罢了。弟弟平时有什么爱做的事吗?比如说下棋看戏什么的。”

    “下棋。”薛蟠听了这话,语气低沉了下来,“我确实喜欢下围棋,自认也算个高手。”

    “怎么,弟弟有什么心事?”

    “你们贾家四位姑娘,琴棋书画,各学了一项是吧?”

    “不错,我是学了琴,我那二妹妹学了棋。”贾元春也收起了笑容,“你是说二妹妹……”

    “我前几天跟二妹妹下了盘棋,她的棋艺比我强,已经算是当世高手了。”薛蟠叹道,“我在想,咱们刚才还在说,让你大伯承担贾家的罪过。二妹妹可是他的亲女儿,若真像咱们刚才说的那样,她将来会如何呢?”

    贾元春思考了一会儿,问薛蟠:“我记得二妹妹今年十四岁了,我没记错吧?”

    “是的,十四岁。”

    “我知道大伯行事荒唐,二妹妹又是庶出,小时候是在祖母那里养大的,跟大伯没什么感情。”贾元春道,“总归皇上还要等几年再对付我们贾家。如果二妹妹在这之前嫁出去了,就不会被大伯牵连了。”

    “可我又不是她的长辈,怎么去管她的婚嫁之事呢?”薛蟠有些迟疑。

    “自古女大当嫁,说不定用不着你管,这几年大娘就把她嫁出去了呢。”贾元春再次露出笑容,“况且,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在外面找一门好亲事,让男方家人去找大娘和祖母提亲。只要合适,想必她们也不会阻拦。”

    “这是个好法子。”薛蟠笑道,“姐姐安排的妥当。”

    “姐姐说句不敬的话,以大伯和珍大哥平日里的行事,出了事也算是罪有应得。只要少牵连些二妹妹这样的无辜,咱们的良心也就过得去了。”贾元春道。

    “姐姐说的是。”薛蟠转移了话题,“除了下棋外,我平时还喜欢写写诗,只是写得不好。”

    “姐姐也是会写诗的。”贾元春似乎在回忆往事,“当年我和珠哥哥一起学的诗,先生经常夸奖我的诗才呢。我那弟弟的诗也是我教的,他的天分你也知道,想必现在已经超过我了。”

    薛蟠心想贾宝玉诗才确实出众,但也未必比得上林黛玉薛宝钗两位,估计更比不上你这个“才选凤藻宫”的姐姐了。他笑道:“宝兄弟能有今日的水平,自然是因为姐姐教得好。不如姐姐也教教我写诗,那样我以后在宝兄弟面前就不会露怯了。”

    薛蟠嘴上说着这话,心里却想起了前几天香菱找他学打油诗的事。他知道香菱其实是喜欢正经诗的,但因为他薛蟠喜欢打油诗,于是找他学这个。他现在找贾元春学正经诗,是不是也存了同样的心思呢?

    贾元春笑道:“当然可以。我先问你,你学诗学到哪一处了?基本的格律都会吗?”

    薛蟠小时候是跟薛宝钗一起正经学过诗的,基本的格律章法倒是都知道。他答道:“我小时候学过,主要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还有什么要粘对,不能孤平,不能三平调,这些我都知道。”

    “那你基本都懂了。”贾元春笑问,“拗救呢?这个你知道吗?”

    “我好像学过,就是什么地方错用了一个仄声,在别的地方就要用平声补上,不过我记得不太清楚,自己写诗时也很少用。”

    “那姐姐今天就给你讲讲这拗救。”贾元春笑道,“拗救是一种打破格律的写法,古今诗人用得极多。用得好了,可以在写诗时给自己留下更多的余地。”

    她又道:“你刚才对拗救的用法说的不错,但这也不能随便乱用,而是有着固定的句式。比如说,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一句,第五字如果用了仄声,就可以在第六字用平声来救,形成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句式。”

    “我大概懂了。”薛蟠道,“姐姐能否举个例子呢?”

    “前人的例子当然有很多。”贾元春笑道,“不如姐姐卖弄一次,就在这里给你口占一首,用上这拗救的手法,怎样?”

    “那好极了,我还没听过姐姐的诗呢,姐姐快来吧。”

    贾元春略略想了一会儿,笑道:“姐姐这诗,就以外面院子里的石榴花为题:

    宫墙深里石榴红,坐望东南盼好风。

    吹送甘霖自天降,任他城阙几千重。”

    薛蟠心想,你这诗莫不是在说咱们两个。那石榴花就是你自己了,好风说的是我薛蟠,就算有几千重城阙相隔,都拦不住我翻进这凤藻宫跟你私会。坐望东南盼好风,你是坐在宫里盼着我薛蟠来吗?

    他一边心里想着,一边看着贾元春:“姐姐随口一说就是一首好诗,弟弟佩服。”

    贾元春目光与薛蟠相对,笑了一下,却不解说诗意,反而继续教起了格律来:“弟弟你看,我这第三句诗,就用了我刚才讲的拗救的手法,第五字跟第六字平仄互换,弟弟你可明白了?”

    薛蟠也不问贾元春诗里的意思究竟如何,笑道:“我明白了。姐姐继续教我作诗吧。”

    薛蟠又听贾元春讲了一会儿诗。当贾元春表示今天课程结束,让他自去练习时,薛蟠笑道:“姐姐给我讲了这么久诗,想必也是有点累了。不如听弟弟讲一个新奇的故事,放松放松如何?”

    “好啊。”贾元春好奇道,“弟弟要讲什么故事呢?”

    薛蟠又笑了笑:“这故事的名字唤做《权力的游戏》,是我当年从一个西洋传教士那里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