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两曲《寄生草》(元春)

我不会接化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w.com,最快更新红楼之诗剑双绝最新章节!

    贾元春说完这话,看着面前沉默的薛蟠,心情复杂。

    她今天得知了太多的消息,纵是脸上不显,心里早已翻江倒海。

    薛蟠刚来时,贾元春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她久居深宫,又得不到皇上的宠幸,嫔妃们也互相勾心斗角,笑里藏刀。有这样一个能信得过的表弟,纵然只是聊聊天,也是贾元春灰色的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于是,她看到薛蟠似乎有心事时,决定当一次好姐姐,给他弹一首自己最拿手的曲子。看到他喜欢这曲子,她心里也很高兴,毕竟她还是很希望跟这个神通广大的表弟处好关系的。

    但接下来薛蟠的话,差点让贾元春控制不住表情。

    薛家抛弃贾家投靠皇上了?上次表弟来也是在骗我?爹娘根本没想起宫里还有个我这个女儿?

    不能怪爹娘,他们不知道表弟的武功能随便进这凤藻宫。这些破事,全都是面前这位好表弟做的。

    贾元春心里又惊又怒,幸亏她在后宫日久,表情管理已是炉火纯青,否则她估计就会开口大声质问了。

    贾元春还是忍住了,勉强收拾心神,仔细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

    破口大骂?下逐客令?好像不行。贾元春知道,她现在是弱势的一方,如果薛蟠掉头就走,她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所以她还是要继续讨好面前这位便宜弟弟。

    她又转念一想,为什么表弟今天要来告诉我这些呢?我已经被他上次带来的娘的手帕骗过去了,对他已经没有防备,什么消息都能告诉他。他今天搞这一出,不是让我防备他吗?

    还有那手帕,他说是他从娘那里骗来的,这话也不对。他虽然是亲外甥,毕竟也是个男子,绝没有骗到娘的贴身手帕的道理。

    除非是别人帮他骗来的。那又是谁?骗手帕的一定是他最亲近的人,还是个女子。这么说来,不是他娘,就是他妹妹。

    是他娘的可能性不大。进宫前听娘说过,我这个姨妈是个最良善的,也没有什么心机。娘跟姨妈从小一起长大,认错姨妈性情的可能性很小。若姨妈真像娘说的那样良善的话,表弟没有说的过去的理由去哄姨妈帮他骗手帕。

    那就多半是他妹妹了。我这表妹好像叫薛宝钗,进宫前我也没见过,不知道她是什么性情。想必就是她用什么法子从娘那里骗来手帕,然后给表弟当信物来骗我。

    所以进宫骗我,投靠皇上,都是这薛宝钗的主意?

    事情对上了。上次表弟来骗我,对我和贾家没有任何坏处,所以他心里没什么抵触。我上次告诉了他皇上要对贾家赶尽杀绝,薛家这次却反而投靠皇上做官,莫非在他看来有点对不起我?所以他今天才闷闷不乐地进宫,告诉我这些?

    真要说起来,我上次也没给他说实话。我说皇上是对贾王史薛四家赶尽杀绝,而实话是只有贾家。他投靠了皇上,明显看出了我在说谎,这样还觉得对不起我不成?

    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如果想救贾家,救爹娘和弟弟,就必须跟这位表弟保持关系,万万不可翻脸。

    贾元春心里想着这些,嘴上则笑着对薛蟠说出了那句“姐姐不怪你”。

    之后的发展有点出乎贾元春的预料。薛蟠似乎真的心里有点愧疚,居然认真地跟她商量起了怎么救贾家。莫非这表弟,在不损害薛家利益的情况下,真想帮贾家一把?

    贾元春当然要试着把握这个机会。她不敢要薛蟠做太多,而是提出了一个对他完全无害的要求:告诉爹爹朝里传言皇上要对贾家不利,让爹爹在祖坟置产业、谋后路。

    果然不出贾元春所料,薛蟠爽快的答应了。看来这便宜弟弟还是念些亲戚情分的,以后只要对薛家无害的要求,我都可以放心向他提。

    贾元春心里已经有点放松了,但没过一会,她又骤然紧张了起来。

    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若觉得宫里有危险就告诉他,他要把我接出皇宫,两人一起远遁海外?

    两人?

    这是在向我示爱吗?

    贾元春心里当然对那皇帝没什么感情。不说皇帝一心要覆灭她最看重的贾家,单说他七年没跟贾元春同床过,就足以消磨掉世上任何一位女子的耐性。

    但这表弟?

    她承认,上次是跟表弟相谈甚欢,毕竟她很久没跟男子这样说话了。今天得知表弟不是故意在算计贾家后,她又对表弟多增了几分好感。但两人一起远遁海外?我们之间的关系到了说这种话的程度吗?

    我觉得宫里有危险的时候?宫里每天都很危险,哪天我不明不白的死了也不奇怪。纵是没有危险,这长年独守自己小院的日子,也不是我这十九岁的贾府千金应该过的。

    若真跟他远遁海外,日子想必会比现在要好上千倍万倍。

    纵然这样想,贾元春还是没说出现在我就觉得危险,弟弟快把我带走吧这样的话。她明白,若是她真在后宫莫名其妙地消失,正愁找不到对付贾家借口的皇帝,一定会借此大做文章,那时爹娘和弟弟就更危险了。

    尽管如此,贾元春心里还是有些得意。原来我这张脸,我这身子还是有吸引力的嘛,迷不住皇上,也能把这个武功高强的薛家家主迷得神魂颠倒。

    然后,她就听到了薛蟠的下一个问题。

    家人想要功名利禄,你该怎么办?

    这位家人想必就是你那妹妹薛宝钗了。

    贾元春当然知道疏不间亲的道理。虽然薛蟠现在对她似乎有点想法,但那薛宝钗毕竟是他的亲妹妹,从小一起长大。她若直接劝薛蟠不管薛宝钗的想法,必定会适得其反。

    她迅速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告诉薛蟠遵从自己的内心行事。

    薛蟠的内心是什么?

    想来跟她贾元春差不多,家人平平安安就好了,功名利禄不重要。

    他今天八成是被妹妹逼得去追求功名利禄,心里烦躁,这才来找我这个表姐的。

    我这样轻轻地推波助澜一下,他心里就又离那薛宝钗远了一点。日后若是要为贾家做点小小有损薛家利益的事,他或许也就不会拒绝了。

    贾元春心里其实对这样算计薛蟠有些愧疚。但她还是这样做了,因为她觉得贾家现在已是危如累卵,她需要利用一切的手段,去保住爹娘和弟弟。不求他们富贵,只求他们平安。

    至于面前的表弟,我以后会想办法补偿他的。

    这时,薛蟠似乎思考完了,对贾元春笑道:“谢谢姐姐解惑。那我就先走了,改天再来看姐姐。”

    贾元春试探性地开口挽留:“在姐姐这里多坐一会吧。姐姐很久没跟人好好说过话了,弟弟难得来一回,要多陪陪姐姐才是。”

    贾元春看得清楚,薛蟠听了这话,立刻笑道:“姐姐不嫌弃,那我就多陪陪姐姐。”

    贾元春心里好笑,看来这表弟是真迷上我了,你这也显得太迫不及待了吧。

    她也不揭破,跟薛蟠闲聊起了小时候的事。她说起她的亲弟弟贾宝玉小时候很是淘气,但偏偏最听她贾元春的话。她亲手教贾宝玉读书识字,吟诗作对,他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她进宫后,贾宝玉现在想必进了学,以后定能成为科举英才。

    薛蟠听到笑笑,说他跟贾宝玉交游,确是才华横溢,并给贾元春说了贾宝玉的红豆曲。

    贾元春听得弟弟有如此才华,心里高兴,暗想自己早年的心血终究没有白费。

    她似乎不经意的对薛蟠道:“我讲了我弟弟小时候的事。听说你也有一个妹妹,不如给我讲讲你妹妹小时候的事如何?”

    “我妹妹小时候跟你弟弟差不多,也是个淘气的。”薛蟠的答案令贾元春有些意外,“当时她玩的可疯了,我娘都管不住她,更别说我了。而且我一般也不会管她,而是跟她一起瞎玩,想想小时候的日子,兄妹一起开开心心,比现在可是强多了。”

    他又道:“我妹妹小时候喜欢看杂书,什么《西厢》、《琵琶》这些乱七八糟的统统看过,她还躲着我,以为我不知道呢。姐姐你小时候看过这些书吗?”

    “我却是没看过。”贾元春笑道,“贾家规矩严,姑娘哪能看这种书呢。不过《西厢》、《琵琶》的戏,我却是跟老祖母一起看过,内容也知个大概。”

    “我知道的,贾家老祖宗喜欢看戏。姐姐最喜欢哪一段?”

    “姐姐最喜欢的,是《水浒》里的一首曲子,名字唤作《寄生草》。”

    “姐姐可会唱?”

    贾元春心想你听完我弹琴还不够,还想听我唱曲,真是得陇望蜀。她也不扭捏,开口轻声唱道: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薛蟠听了,喝彩道:“姐姐唱的好。这曲子说的是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后,被赶出山门,无依无靠的情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虽是这么说,但咱们二人终究还是有家人,怕是做不到无牵挂的。”

    贾元春叹道:“有牵挂才好。自古出家当和尚的,真看破的少,反而像鲁智深那样被迫的多。他们还羡慕咱们这些有牵挂的人呢。”

    她又笑道:“姐姐已是唱了一曲,弟弟你也得给我唱一曲才是。”

    薛蟠笑道:“那弟弟也唱一曲《寄生草》,姐姐一定没听过。”

    “真的吗?”贾元春有点不信,“我从小跟祖母听戏,时下流行的曲子我听过十有八九,弟弟怎么知道我没听过?”

    “因为这曲子在市面上还没有。”薛蟠笑道,“这是我正在写的一部小说里面的曲子。”

    “弟弟还会写小说?写好了之后定要给姐姐看看。你先说说这曲子讲的是什么事吧。”

    “跟《西厢》、《琵琶》差不多,讲的是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事。”薛蟠道,“话说某户人家有一位姑娘,跟当地一位大户公子有私情。有一个月里,那大户公子没有找姑娘私会一次。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公子去找旁人求亲了,她因此取出花笺,在上面写下了这首《寄生草》,托人送给公子。”

    说罢,薛蟠唱道:“将奴这知心话,付花笺寄与他。想当初结下青丝发,门儿倚遍帘儿下,受了些没打弄的耽惊怕。你今果是负了奴心,不来还我香罗帕。”

    贾元春听完,心想曲是好曲,只不过你不会是在说咱们两个以后的事吧。难道我以后会在宫里,门儿倚遍帘儿下的等你不成?

    她笑道:“弟弟唱的好。能否给姐姐说说,这姑娘与公子后来的事呢?”

    “后来啊。”薛蟠道,“公子看了这花笺,很是感动,就将姑娘娶进了门,做了第五房小妾。”

    “说了半天是小妾啊。”贾元春笑道,“我还以为娶她当正妻呢,白为他们高兴一场。”

    “娶了姑娘后,公子又在外面寻花问柳。”薛蟠继续讲故事,“一日,公子在外面青楼喝酒,姑娘又寄了个花笺,上面写了一首《落梅风》。”

    薛蟠又唱道:“黄昏想,白日思,盼杀人多情不至。因他为他憔悴死,可怜也绣衾独自。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眠心硬,浑似铁,这凄凉怎捱今夜?”

    贾元春心想你这曲子越来越过分,怎么意思,是笑我没男人在身边,连觉都睡不好?她也好奇后面的故事,开口道:“那公子见了这花笺,想必回心转意,回家哄那姑娘了吧。”

    “错了。”薛蟠道,“公子见了花笺大怒,把花笺扯得稀烂,继续在青楼饮酒作乐。”

    “这公子好狠心。”贾元春道,“不过世上本就是负心人多,既娶到了姑娘,喜新厌旧也是不足为奇。弟弟你写的这部小说,比《西厢》、《牡丹》那些才子佳人要来的真实,定能传遍大江南北。”

    “虽是如此,不负心的才子佳人也是有的。”薛蟠说着,直直看向贾元春。

    贾元春脸上莫名有些发热,转过了头,不跟薛蟠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