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刺王杀驾

卖萌的小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w.com,最快更新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当听到贯高赵午说出要弑君的话时,赵王张敖一下蒙在那里,自古以来弑君者有几人最终得到好下场的?弑君是张敖万万没有想过,也不敢想的事。

    张敖转过身快步从剑架上拿下宝剑,噌的一声拔出宝剑:“相国大错矣!先王亡国,多亏了陛下才得以恢复!陛下又将鲁元公主下嫁本王,这才使浩荡皇恩传至后代,本王如今锦衣玉食,所住之处金钉朱户,凡此种种,一丝一毫都是陛下所赐!”说着,他看向贯高道:“请相国再勿言此事。”

    贯高赵午退出赵王府,二人刚刚坐上回府的马车,赵午便长叹一声道:“是我们太心急了,是我们错了。”说着,他抬起头看向贯高道:“大王是个忠厚长者,是决不肯违反道义的。”

    贯高沉下头道:“皇帝对大王颇为不满,目下朝中诛杀异姓王侯的态势愈演愈烈,保不齐迟早会殃及大王。”

    赵午缓缓点了点头,苦笑一下道:“也许你我二人该辞官归隐了。”

    贯高抬起头说道:“你我二人都已是不惑之年的人了,可大王还如此器重你我,将你我都拜为国相,位高权重,荣华富贵。皇帝迟早要对大王下手......”说着,贯高双眼直直的盯着赵午道:“你可愿报大王知遇之恩?”

    赵午忙道:“粉身碎骨亦当报之啊。”

    “好。”贯高掀起车帘向外张望了一下,星月当空,街上廖无一人,他放下车帘悄声说道:“现在是你我二人想要弑君,若此事做成,功在大王。若此事败露,你我一力承担,决不可连累大王。如何?”

    赵午忙道:“唯贯相国吩咐!”

    贯高点了点头道:“刘邦明天就要率师返回洛阳,你我二人便暗派游侠于半路劫杀之。”

    赵午缓缓点头,忽然他眼前一亮说道:“我府上上个月前来了个流落的侠客,他自称自己在淮阴侯府当过尉官,确有一身好剑术。”

    “淮阴侯府?韩信府上?”

    “正是,此人叫吕冰。”赵午说道:“那日韩信暗派这个吕冰率军埋伏于函谷关外,韩信独自一人先行进入长安探听风声,不想却被诛于钟室之内,函谷关外韩信的那些叛兵也被函谷守军剿灭,唯有这吕冰趁乱杀出重围,自此后便流亡天下,闻听我赵午好养门客,这才逃到了我的府上。我看他跟过兵仙韩信,又有一身好剑术,便将他留于府中,改其姓名为剑艾。”

    贯高问道:“这个吕冰可靠么?”

    赵午看向贯高说道:“贯相国好好想一想,那吕后若没有得到刘邦授意,她敢擅自诛杀韩信么?在吕冰眼中,吕后不过是诛杀他恩人的刀子而已,而诛杀其恩人的真正幕后主使是刘邦。因此,此次刺杀刘邦,吕冰必愿前往。”

    “好啊。”贯高微微点了点头:“我府上一直养有五十来个剑客,就让这个吕冰带领,半路上将刘邦......”贯高说着向下作出个杀的手势:“劫杀之。”

    柏人县地界,宣务山。

    陈豨之乱闹了足足一年光景,这一年来,刘邦每日出入于军营,亲自统御三军,每日商讨着征讨陈豨的各种军事方略,望着铜镜中一日比一日多的白发,刘邦愈来愈觉得自己最近几个月来体力渐渐不支,以至于到稍稍站立一会就会觉得腰酸腿痛。刘邦这才意识到,今年他已经六十岁了。

    可大汉确还有很多事需要他自己来办,摆在眼前的就是自己百年之后的储君问题,还是那句话,刘盈仁孝,算是一个仁孝的孩子,可治国只凭仁孝就可以了么?面对大汉如今这种汹海浮舟的局面,让一个仁孝君主统帅天下,这显然是要把大汉推向绝路。而要治理像现在这样一个局面动荡不安,天下汹海浮舟的国家,所需要的一定是强大的胆识魄力和强硬的政治铁腕!可刘盈他有么?想到这,刘邦不由的自己就会苦笑一下,刘盈并没有。那么诸皇子中哪个有这份能力呢?齐王刘肥?刘肥是自己最大的儿子,可是他的母亲是泗水亭小酒馆里的曹氏,曹氏勉强可以算作自己的一个外室吧。关于身份低微这一块刘邦自己倒看的不是很重,自己当年不也是个小亭长么,如今一样当上了皇帝。最重要的是刘肥的性格懦弱,他决不是一个可以使汉国强大起来的人。那么自己剩下的那些儿子,刘恢、刘友、刘建呢?刘邦不由的又摇了摇头,都是些才智平庸之人啊。那么刘恒呢?一想到这,刘邦不由眼前一亮,这个刘恒的母亲在宫中的地位并不显赫,是宫中自己的一个姬妾薄姬所生,如今刘恒已经八岁了,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但在众皇子中数他书读的最好,论武艺在众皇子中数他的力气最大,可是这孩子总是不爱说话,每天郁郁沉沉的,不知道心里每天都在想些什么。想到这,刘邦不由的也摇了摇头,看来这个刘恒也不行。那么现在只有一个人了,那就是戚夫人之子刘如意,这个孩子从小最受刘邦的疼爱,生性机敏,见事有方。连刘盈都看不透和亲的本质,这个如今才十二岁的孩子就能一语道破和亲不是苟安,而是为了给大汉国力发展争取时间。好啊,就定刘如意为储君人选!可是想要废黜太子决不是这么简单,吕雉第一个就会站出来反对,接着就是那帮御史们又会开始说那些老生长谈的话。

    除了储君问题急待解决,其次便是国内异姓诸侯王问题,这些异姓诸侯们一个个都有不世的功勋,按理说他们的功劳是配得上如今所拥有的世袭王位的。可是你们在自己的封国里倒是老实一点啊!世人都说韩信是蒙冤而死,可这在刘邦心中纯属是一派胡言,当年他受封楚王时为什么要招兵买马?为什么要收留项羽的部将?说到底还是自己有反心罢了。还有这个刚刚被平定的陈豨,一任边郡郡守,还不是异姓诸侯王,他就敢联络韩信一起举事。还有那个梁王彭越,他如果没有反心,又为什么在自己最危急的时候不派援兵?曲逆之战结束了,才派来一些老弱残兵。等自己到了洛阳后,一定要亲自审讯彭越。至于剩下的异姓诸侯王,长沙王吴臣,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这三人中吴臣和卢绾都能让刘邦安心,但唯有这英布却不能,也不知道装有陈豨肉酱的锦盒送到淮南国没有。英布固然不能让刘邦心安,但吴臣和卢绾就一定对中央构不成威胁么?自己现在还活着,还能震慑到他们,但等自己死了以后呢?吴臣卢绾都是为汉国出过大力的,对汉国有感情,他们呢不会反,那等他们死了以后呢?他们的子孙也会对汉国忠心耿耿么?想到这,刘邦不由握紧了拳头,默默叹道:“也许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啊。”

    第三大问题便是匈奴问题了,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个长远的问题,和亲只是暂时维持了下汉匈之间的关系,可要彻底击败匈奴,到底还需要什么呢?是强大的军队?还是国内的财货繁荣?还是需要一个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将军?这一切刘邦都还没有想清楚,看来只有把这个问题留给子孙们了,也许自己这一生都看不到大汉铁骑大破匈奴的场面了......既然要把这个问题留给子孙,那就又回到了储君的问题上。

    刘邦在自己的龙辇中默默思索着,车驾不知不觉中已经从赵地进入到了代地,此处属代地柏人县境内,眼见前面有一座大山,当地乡民都称之为宣务山。车驾缓缓开入山中,周勃,樊哙,夏侯婴三人骑在战马上紧随着队伍正中皇帝的龙辇。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得周勃对山川形胜很是敏感,一进入宣务山,周勃的双眼就一直在不断打量眼前这座大山,尽管此山不算多么雄伟高大,但一进入山中,周勃却分明感到丝丝杀意袭来。

    周勃眼见四周树林掩映,乱石丛生,红梅翠竹,绿柏青松。青石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确是一个险恶的大山!周勃忙驱马上前来到龙辇旁边,小声说道:“陛下,此山险恶。”

    刘邦掀起车帘,望着四周这一片肃杀的景象,开口问道:“此山叫什么名字?”

    夏侯婴在一旁回道:“听当地乡民们说此山名唤宣务山,属代国柏人县境地。”

    “柏人县.......”刘邦抬头看向夏侯婴道:“这名字怎么这么奇怪?”

    刘邦话音未落,山风乍起,树林掩映之中跳出十来名剑客挥剑杀入队伍中,汉军还来不及反应,已是鲜血飞溅,早有数十名汉军应声倒地。周勃慌忙勒马高喊:“刺客人少,众军不要慌乱,围住他们,一定要抓活的!”

    “诺!”汉军们齐喊一声,挥戈围上前去,十来名刺客被汉军们团团围住,动弹不得。周勃拔出宝剑喝道:“都给我拿下!”话音未落,山上擂木巨石早已滚落下来,众军不及应暇,纷纷被巨石砸的粉碎。夏侯婴,樊哙二人慌忙将刘邦从车中扶出来,持剑护在两侧。周勃慌忙喊道:“山上还有刺客!一营听令,上山活捉刺客!其余各营守护陛下,不得慌乱!”伴随着山上擂木巨石的滚下,早又跳出三十来名剑客,他们身手敏捷如一道疾风,趁乱拔剑直向中军龙辇冲去。樊哙夏侯婴慌忙拔剑杀上去,早有一名刺客闪身直向刘邦冲来。一道剑光闪过,刘邦慌忙用尽全身气力持剑挡住刺客的剑锋,刘邦一面咬牙用剑挡着,一面看向刺客喝道:“你是何人!”

    “我乃淮阴侯阴魂!”

    刺客力大,而刘邦已是满头白发,如何抵挡得住,宝剑被刺客打落在一旁,那刺客挥剑向刘邦一剑砍去,刘邦慌忙躲闪,一剑正划中刘邦左臂,刺客举起宝剑正要再砍一剑,周勃慌忙一剑扔来,正扎进刺客胸膛,那刺客惨叫一声,仰面倒地。汉军毕竟精锐,刚刚平定陈豨之乱的他们士气正旺,他们迅速投入到战斗中,尽管战局紧张,但却很快就结束了。清点下来,刚刚的混战中击杀刺客二十三人,俘获刺客三十五人。

    周勃快步上前喝问道:“你等是江湖游侠还是谁家的剑客?怎敢刺王杀驾!”

    那三十五名刺客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把利刃,汉军们以为他们要反击,慌忙拔出佩刀,谁知只在一瞬间,这三十五名刺客齐声高喊一声,抓起各自手中的利刃刺进自己的腹中。汉军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这些刺客便都应声倒地了。

    周勃望着地上这些刺客,眉头紧紧锁在一起道:“好厉害的刺客啊。”

    夏侯婴和樊哙二人慌忙扶着刘邦坐下,军医上前忙给刘邦左臂止血包扎,周勃转身走回来道:“陛下,这些刺客决不是江湖中的游侠,想必是谁家养的剑客。”

    刘邦捂住左臂,目眩良久,口中默默地说道:“淮阴侯阴魂......”

    经受了这一突然袭击,汉军们都有些疲惫了。眼见太阳渐渐西沉,周勃下令就在宣务山上扎营休整。众军在山顶扎下了连绵一片的大营。眼见红日渐渐西沉,夏侯婴扶着刘邦站在山顶上,刘邦眼见的在夕阳的映衬下,代地全景似乎尽收眼底。刘邦默默说道:“代地沃野千里,真是一片好地方啊。可是代地邻近匈奴,地处边疆,太遥远了......”

    刘邦一边伸手捂着自己的左臂,一边说道:“刘仲已经被贬为合阳侯了,代地的陈豨之乱也已经宣告平定,离长安这么遥远的一个地方需要一个朕信得过的人来掌管。”刘邦沉下头想了想,抬起头笑了笑道:“就让朕的小刘恒来当这个代王吧。他虽然沉默寡言,但小小年纪就透出来一股沉稳干练的劲来。”说着,刘邦转头向夏侯婴笑了笑道:“即刻下旨,封皇四子刘恒为代王,掌管代地一切事宜。”刘邦抱着胳膊,一边笑着一边接着说道:“朕要好好磨练他,等他长大以后,朕要让他好好辅佐刘盈,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汉股肱之臣!就这么办!”

    公元前一百九十六年,在平定完陈豨之乱后,刘邦为了磨练幼小的刘恒,也为了给大汉日后培养一个有能力的皇子,即刻下诏封皇四子刘恒为代王。可能幼小的刘恒自己都想不到,多年以后,作为皇子中排行第四的自己不但成为了大汉的天子,还为汉帝国由弱转强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淮南国,豫章郊外。

    “驾!驾!”

    一队衣着甲胄的骑兵手挽猎弓率先穿过郊野,骑军后面紧跟着一队牵着猎犬的步兵。这是在郊外狩猎的淮南王英布的队伍。为头的狩猎马队勒住马头,前面的骑兵相互问道:“大王呢?”

    一骑兵说道:“咱们跟了大王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咱们大王?咱们大王喜欢一个人狩猎,不想让咱们大队人马在后面跟着。”

    那骑兵忙说道:“这怎么行,前几个月听说这豫章郊外新来了一只大虫,那大虫已在这郊外扎下了窝。大王一个人跑远了,万一遇到那大虫,如何得了?”

    另一个骑兵说道:“那咱们赶快追上去吧!”

    说罢,那队骑兵慌忙拍马又向前追去。忽然,为头的骑兵伸出手臂:“停!”众人慌忙勒住马头,只见那骑兵一指前方:“看,大王在那。”众人慌忙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前方不远处一匹骏马上坐着一个身材魁梧,身披轻甲的老人,只见那老人尽管两鬓斑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但那炯炯的目光却透着一股子精神气,他左脸上刺着一个大大的囚字,显然曾经曾受过黥刑。

    只见那老人目光凝聚前方,左手从马匹左侧的箭筒中抓起一支羽箭,张弓搭箭,拉满弓弦对准了前方。果然离他数丈开完,树林之中一只白毛大虫也正怒视着他。那大虫利爪在地上抓了几下,抬头望着眼前这个老头,那老人坐下的骏马丝毫没有畏惧之色,似乎对自己主人的箭法非常信任。

    那大虫仰天狂叫一声,伸出利爪直扑向那老人,那老人眉头一紧,一箭伸去,那大虫刚扑到半空中,羽箭飞速射来,正中大虫胸脯,大虫吃疼一下从半空中摔落下来。那老人不慌不忙,迅速从箭筒中拿出第二支箭,紧接着一箭射去,正中大虫额头,那大虫长啸一声,鲜血喷流而出,刚爬起来便四肢一软,仰头倒在血泊中。

    老人身后的骑军们早看的呆了,一个个手足无措,呆愣在原地。老人微微一笑,向身后的骑军一招手道:“还愣着干什么?抬回豫章郡,让百姓们都看看这个畜生,以后他们出行可以无忧了。哈哈哈。”

    骑军们方才反应过来,他们慌忙下马跪倒在地高声喊道:“大王英武!大王英武!”

    原来这个射虎老人便是淮南王英布,英布和大多数异姓诸侯王们一样,出身低贱,他青年时曾因私藏兵器而触犯秦法,这才被黥了面,流放在骊山做苦役。后因天下起义军蜂拥而起,英布便率领骊山数千囚徒一起投奔到了项梁麾下,英布因作战英勇而被项羽册封为九江王。之后刘邦因听闻英布骁勇善战,于是派使者游说于英布,英布这才投奔于刘邦麾下。在楚汉战争中,英布累立战功,被刘邦册封为淮南王。此时的他已经是五十多岁,头发半白的老人了。

    英布勒住马头看着众骑兵笑道:“英武什么?老夫的妻儿老小当年都被项羽杀光了,老夫孤家寡人一个,只有打仗还能让老夫舒坦点。可自从当了这个鸟淮南王啊,这都天天闲出个鸟来了。”

    一连几个鸟字让军士们大笑起来,他们忙笑道:“陛下前几年出兵匈奴没有带您,这才惨遭失败,说不定陛下还会重用大王,让大王去抗击匈奴呢!”

    “哈哈哈。”英布仰头大笑起来:“只要能打仗,便是老夫所愿!”

    忽然只见一名骑兵快马跑来报道:“禀告大王,陛下的使者现已到豫章官署内,请大王赶快迎接。”

    “噢?”英布一脸惊讶,他笑着看了看刚刚和自己开玩笑的军士们,又转头看向送信骑兵问道:“陛下难得派使者到此啊,什么事啊?”

    送信骑兵忙禀道:“好像是说陛下有礼物要送与大王。”

    “好,我这就赶回去!”

    淮南国,豫章官署。

    英布快马跑回豫章,连忙换了一身诸侯王礼服便快步走进豫章官署内:“淮南王英布,参见天子特使。”说着,他忙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使者上前扶起英布道:“淮南王快请起吧,本使此次前来不是来宣旨的,陛下有一件礼物要送与淮南王。”说着,使者转身捧出一个锦盒道:“陛下给所有异姓诸侯王各送了一份,这是淮南王的这份。”

    “英布拜谢陛下!”英布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接过锦盒,盒子并不是很沉重,但却包裹的很严实,英布心下愈加疑惑,当他伸手打开最后一层的时候,只觉一阵恶臭扑面而来,英布忙向锦盒内定睛一看,只见锦盒之中却是一滩血肉参杂的肉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