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东方瓦良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品书网 www.pinshuw.com,最快更新冲锋最新章节!

    众人做完心理测试,交好了体检表,已经过了大中午了,还好他们早餐吃的比较晚,也没做什么激烈的运动,几人没有感觉到肚子饿。李硕提议道:“趁现在有力气,先去找个地方吃个便饭吧,不然等到肚子饿了再去找地方,到时候饿过头了又吃不下了。”

    顺着空气中飘来的香味,众人找到一家快餐店吃了饭,吃完之后,罗胜对大家说:“体检过了,就只剩政审了,大家都没什么问题吧!”

    “我生命体征一切正常,状态世界一流,而且政治觉悟超高!哈哈!”郭靖笑道。

    邹卫青喝了喝手里的水,拍了拍胸脯道:“咱们宿舍出的产品,都能保证质量!”

    “反正哥哥我体重是过关了,其他的一切皆合格!”李硕笑道。

    “小哥我最自信,当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呐!”肖思远得意地摆了摆头道。

    第十二章

    “那好吧,你们现在这里等我几分钟,还有点事,先去一下马上就回来。”罗胜对众人道,说完快步跑回体检处,已找不到尚武军了,找徐文雅要了他号码,接通问清地方,拐了几个弯,找到了正在吃饭的尚武军。尚武军看他来了,指了指桌上的饭菜道:“吃了吗?还有和你一起的人呢!今天这里免费提供中餐,你不知道吗?”

    “哦!忘记了,我和我们宿舍几个都在外面吃过了!我给你个具体的时间,今晚七点整,你要是怕找不到地方,就来我们学校吃晚饭算了,我请你。”罗胜跑到尚武军旁边道。

    “行,没问题,学校你熟,你安排吧!”尚武军道。

    “那不见不散,我先闪了。”罗胜提醒完便转身离开。

    “我说尚武军,这小子找你什么事啊?”尚武军旁边的一个上尉开口问道。

    “说来话长,这家伙小时候就爱跟在我表妹后面晃悠,有一次欺负了我表妹,被我饱揍了一顿,他一直都记在心上。后来大家都长大了一点,说要和我好好的公共平平的再打一场,一直没机会,这次我们运气好,刚好就抽到他们学校来招新兵,就这样碰上了。”尚武军道放下手中的碗筷回忆道,他笑了笑接着道:“我那表妹也在这个学校读书,这小子倒是个痴情种子,当年高考完他爸要他报军校,他硬是没从,还跟他爸吵了一架,跟着我表妹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事当时在那院子里传得很开。”

    “这小子敢顶撞他爹,放下这么大好的前途不要,就爱跟在美女身边转悠,倒有些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味道啊!”另一个家伙插话道。

    “我看未必,这他这材料,只要他愿意好好练,还是很值得培养的!”尚武军道。

    这边罗胜归队,对众人道:“兄弟们,今天晚上我约了场架,是个硬骨头,哥几个都来观摩观摩一下,当个裁判吧,就在武术社练功房。”

    “跟谁比啊,没听说过学校有人挑战你啊,以前挑战你的,可一个个的都被收拾得心服口服!”邹卫青疑道。

    “这事说来话长,以后有机会慢慢跟你们说吧!反正你们今天晚上等着看热闹就是了!”罗胜道。

    “自从上了高中以后,我就再也没打过架了,虽然我是冒牌的郭靖,不会降龙十八掌,但我一听到有架打,我的手也有点痒痒了!”郭靖搓着手道。

    有多少读者能加以卒读,是很难说的。人们已经越来越看不懂这种现代派小说了。

    顺便说一下,现代国外最引入注目和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大多是有贯串线索的或有贯串情节的,得诺贝尔奖金的大多数作品都届此类。板拍成电影,产生巨大影响的也是此类作用,如科尔曼的《克莱默夫妇》的同名影片在1980年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第五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获得五个最佳奖。

    在国内,由于长期存在的民族形式相传统的影响,一般来说,读者喜欢该的小说(即拥有最多读者的)是有贯串线索和有比较精彩的情节的小说。我国的作家们必须考虑到读者的这种欣赏和阅读习惯。国内有贯串线索的扳块结构作品,如西西的《四等舱》写得就比较好。这篇小说在形式上有一定独创性,它以“我”这个业余文学作者为贯串线索,把小说分成许多块,各不相关:

    a.四等舱的旅客们去饭厅里买饭,都买的是八角一份的。

    b.饭后吃什么茶,是否吃红茶菌最好,大家议论纷纷。

    c.大家闲聊:小孩说“我爸爸是连长”;司机说老太太福气好。于是,大家又谈到孝与不孝。大学生大谈代沟,批判“怀疑一切”的“难道”论。

    d.大学生等谈对文学作品及电视的看法。

    此外,还谈到在外国人面前的态度,老太大想给两个青年男女做媒;小孩忽然肚疼,大家着急;写萍水相逢又马上分别的离别,表现了友好和高尚。

    试看这些板块之间有何矛盾冲突、有何情节、有何联系可言?但是通过“我”这个贯穿线索,把这些板块联结在一起,说明“四等舱确实比我原来想象酌要好很多”。他们互相关心、爱护,开城布公,爽朗直率;有时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情操,有时又流露出低级庸俗的思想感情。

    这种板块型的结构,其实并不好写,它要求有较高的文学笔法。取材看起来是零乱的,但又是精选过的,表面上是想写什么便写什么,似乎可以无休止地写下去,但又使人觉得作者及时打住,恰到好处。

    晓风飞翔:这个是转贴吧?其实结构这东西,学问无穷。比起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说,更为复杂。这文章,似乎只是单纯的分类,实际的指导性不大,还不如大胖头鱼来说呢。他的《君与臣》,写了两百万字都不散,是非常难得的。「结构是对人物、事件的组织安排,是谋篇布局、构成艺术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注1]。结构通常与情节并称为「情节结构」,但事实上,结构并不等同于情节,结构大于情节,涵括了小说中的情节与非情节因素,「结构的任务除了对情节的因素进行组织安排外,还要对非情节的因素进行组织安排」[注]。一般而言,中国古典小说十分重视情节的作用,「小说结构是以情节的发展构成的,强调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注],「其结构基本上就是情节的结构,结构的基本任务就是组织情节」[注4],遵循着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创作模式。(未完待续)